在雷电防护中,配电箱浪涌保护器(SPD)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按照防雷分级防护的原则,结合房屋遭受雷击的可能性,为确保电力系统和用电设备的安全,需要分级部署浪涌保护器。天盾雷电做了详细说明:
一级防护:主配电箱浪涌保护
适用范围: 用户供电系统的入口进线处(主配电箱)。
目的: 吸收大规模浪涌电流,保护下游线路和设备。
安装建议:
-
在主配电箱安装一级浪涌保护器,连接方式为:
- A/B/C三相线分别接防雷器的相应接线端。
- 黄绿地线连接到配电箱的专用防雷接地端子(注意:不是电源地线或保护地线,而是专用防雷接地)。
-
技术参数要求:
- 最大冲击容量:≥100kA/相
- 限制电压:≤2800V
一级防护器专为承受雷电直击或感应雷的大电流浪涌设计,能够将大部分浪涌电流分流至大地。它主要用于保护电力系统的基础安全,提供中等水平的限制电压,但不能完全保护系统内的敏感设备。
二级防护:分路配电设备浪涌保护
适用范围: 向重要或敏感用电设备供电的分路配电箱。
目的: 进一步吸收一级防护后的剩余浪涌能量,增强对瞬态过电压的抑制能力。
安装建议:
- 在分路配电设备处安装二级浪涌保护器,重点保护敏感设备。
-
技术参数要求:
- 最大冲击容量:≥40kA/相
- 限制电压:≤2000V
二级防护主要针对瞬态过电压的抑制,对通过一级防护后的残余浪涌能量进行有效吸收。通常,这一级别的防护已经能够满足普通用电设备的运行要求。
三级防护:终端设备浪涌保护
适用范围: 用电设备内部或终端电源部分。
目的: 彻底消除微小瞬态过电压的影响,保护精密电子设备。
安装建议:
- 在设备内部或设备供电端安装三级浪涌保护器,特别适用于关键性或敏感性电子设备。
-
技术参数要求:
- 最大冲击容量:20kA/相或更低
- 限制电压:≤1800V
三级防护是整个系统的最后一道屏障,能够完全消除系统内可能产生的瞬态过电压,保障精密设备的长期稳定运行。
分级防护的重要性
浪涌保护器的分级安装是雷电防护体系的核心。
- 一级防护:保护整个电力系统,承受大电流冲击。
- 二级防护:针对重要设备,吸收剩余能量。
- 三级防护:保护精密设备,消除微小瞬态过电压。
分级防护的实施能够有效提高系统防雷能力,避免设备因雷电浪涌损坏,保障供电系统和用电设备的安全运行。
注意事项
- 接地规范: 配电箱浪涌保护器的接地必须是专用防雷接地,接地电阻应符合标准(一般不超过10Ω)。
- 选型匹配: 根据现场情况选择适配的浪涌保护器,尤其要关注浪涌保护器的冲击容量和限制电压。
- 定期维护: 浪涌保护器需要定期检查,更换老化或损坏的设备,以确保防雷效果。
天盾雷电通过科学部署和正确安装浪涌保护器,能够显著提高电力系统的雷电防护能力,为建筑物及设备提供全面安全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