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电,即核能发电,是指利用核反应堆产生的热能将水加热成蒸汽,推动蒸汽轮机旋转,进而带动发电机发电的一种电力生产方式。核能作为一种清洁、高效的能源,具有发电量大、燃料利用率高、二氧化碳排放几乎为零等优点,对于优化能源结构、缓解能源危机、保护生态环境具有重要意义。然而,核电也面临着核安全、核废料处理、核扩散等挑战。因此,世界各国在发展核电的同时,高度重视核电站的设计、建造和运行安全,以确保核能的和平利用。
核电站作为高度复杂和敏感的电力设施,其对防雷解决方案的要求极为严格。雷电灾害不仅可能导致核电站设备损坏,还可能影响核电站的控制系统,进而威胁核安全。因此,核电防雷解决方案是确保核电站安全运行的关键环节。
核电防雷解决方案的实施,不仅能够保护核电站免受雷电侵害,还能确保核电站的控制系统和关键设备在极端天气条件下的稳定运行,对于保障核电站的安全、可靠和高效运行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随着核技术的发展和防雷技术的创新,核电防雷解决方案将更加成熟和完善,为核电事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坚实的技术支撑。
全方位防护:为核电站的电力设施、控制系统及重要设备提供多层次防雷保护,确保系统安全。
高适应性:方案适应核电站的特殊环境要求,针对各类区域进行严格的接地防雷设计。
降低风险:有效预防雷击导致的系统故障和设备损坏,保障核电站安全运行,减少停机风险。
严格合规:符合国家和行业最高标准,确保核电系统的合规性和安全性,保护关键基础设施
电源系统防护
针对核电电源系统和设备,配置不同保护产品。
核电核岛区域、核岛厂房(含DCS系统)、常规岛区域、BOP区域、核电厂升压站的变压器低压侧母线进线侧、总配电低压侧和对应核电区域建筑物的进线总电源配电柜或LPZ0和LPZ1 区交界设置一级防雷:I类电源防雷器与I类浪涌后备保护
核电电气系统内分配电箱,如岛内建筑物分配电箱、DCS系统机房、网络通信系统机房、UPS交直流电源系统、消防、照明、办公、工业控制等分配电箱或LPZ1和LPZ2 区交界设置二级防雷:II类电源防雷器与II类浪涌后备保护
核电电气系统内终端配电箱,如DCS仪控机柜、电子信息终端设备前端电源箱或LPZ2和LPZ3区交界设置三级防雷:II类电源防雷器与II类浪涌后备保护
核电电气系统直流配电系统如直流配电屏中按需设置防雷:直流电源防雷器
核电电气系统地电位反击防护:地闪回击保护装置 GFPD图
核电电气系统的核岛区域、常规岛区域等设置智能化雷电防护:智能防雷和智能监测
核电电气系统集成多功能防雷箱:防雷箱
核电电气系统机房用电设备防雷PDU:电源防雷PDU
信号系统防护
针对核电信号系统和设备,配置不同保护产品。
核电站为全数字化系统,与其他电厂使用的DCS相比,核电厂DCS系统更加庞大和复杂,DCS设备包括通用仪控系统,主要涉及常规控制系统及反应堆控制系统(RRC),和与安全相关的TXS系统,如反应堆保护系统(RPS)及反应堆堆芯控制系统(CCS)等。针对核电站DCS控制柜的工业控制总线、4~20mA、RS485等的控制信号传输设备防雷:精细过程控制信号类
核电站中反应堆控制系统、安全保护系统、冷却系统、通风系统中的网络信号传输设备防雷:网络信号防雷器
核电系统POE以太网供电传输设备防雷:POE以太网信号防雷器
核电站中报警等信号传输设备防雷:音频信号防雷器
核电站中时钟、卫星天线等信号传输设备防雷:射频类防雷器
核电站中监控系统摄像机等监控设备防雷:组合型浪涌保护器
核电站信息系统中心地网干扰与地电位反击防护:地闪回击保护装置
核电直击雷防护
针对核电直击雷防护与接地系统,配置不同保护产品。
核电直击雷防护与接地系统:直击雷防护
电话400-886-8016
手机号189-2389-9771
邮箱techwin@techwin.com
微信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