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雷电产生的电压和电流非常大,单一的防雷器无法完全承受其冲击,因此需要通过分级的方式逐步泄放雷击能量,保护电子设备免受损害。防雷器的分级主要包括三个阶段,每个阶段针对不同的雷电冲击强度进行保护。
1. 第一级保护(CLASS I)
目的:防止浪涌电压直接从LPZ0区(即雷击接触区域)传导进入LPZ1区(主要保护区域),并将数万至数十万伏的浪涌电压限制到2500—3000V。
- 适用范围:安装在入户电力变压器的低压侧,防止直接雷击和感应雷击传导的巨大能量。
-
技术要求:
- 雷电通流容量:不低于60kA(10/350μs)。
- 最大冲击容量:每相≥100kA。
- 限制电压:小于1500V。
- 响应时间:小于或等于100ns。
- 说明:用于吸收来自雷击的高能量浪涌电流,分流到大地。主要为大电流的吸收设计,仅提供中等级别的保护,不能完全保护敏感设备。
2. 第二级保护(CLASS II)
目的:进一步将通过第一级防雷器的残余浪涌电压限制到1500V—2000V,并对LPZ1区到LPZ2区之间进行等电位连接。
- 适用范围:安装在分配电柜线路输出端,向重要或敏感设备供电的分路配电处。
-
技术要求:
- 雷电流容量:不低于20kA。
- 最大冲击容量:每相≥45kA。
- 限制电压:小于1200V。
- 响应时间:不大于25ns。
- 说明:对通过第一级保护器的剩余浪涌能量进行进一步的吸收,抑制瞬态过电压。第二级保护一般已经可以有效保障大部分设备。
3. 第三级保护(CLASS III)
目的:最终将残余浪涌电压限制到1000V以下,保护最终的用电设备免受损坏。
- 适用范围:安装在电子信息设备的交流电源进线端,作为末级保护。
-
技术要求:
- 雷电通流容量:不低于10kA。
- 最大冲击容量:每相20kA或更低。
- 限制电压:小于1000V。
- 说明:第三级保护主要对设备本身的微小瞬态过电压提供防护,尤其适用于对过电压极为敏感的设备,如微波通信设备、雷达设备等。
每一级防雷器都有其特定的工作原理和保护目标,天盾雷电提醒您正确的选择和安装防雷器可以有效保障设备免受雷击和电力系统干扰带来的损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