浪涌保护器选多大电流的好

发布时间:

浪涌保护器的选型和通流容量的合理确定与系统应用场景、电压等级、保护需求及前后级浪涌保护器的协调密切相关。以下是关于选用浪涌保护器电流参数的详细分析:


浪涌保护器的电流选型原则

  1. 依据系统电压和保护位置选择

    • 总配电箱或建筑物进线端(第一级保护):
      • 主要用于泄放直击雷能量,要求通流容量较大。
      • 最大放电电流一般选在60kA~120kA(10/350μs波形)之间。
    • 分配电箱或UPS输入端(第二级保护):
      • 限制感应雷和操作过电压。
      • 最大放电电流通常为20kA~40kA(8/20μs波形)。
    • 终端设备前(第三级保护):
      • 精细保护,降低剩余过电压至设备可承受范围内。
      • 最大放电电流选用5kA~20kA(8/20μs波形)。
  2. 通流容量与设备需求匹配

    • 根据保护对象的绝缘水平,确保浪涌保护器的残压低于被保护设备的耐受电压。
    • 例如:通信设备、计算机系统等对残压要求严格,应选择残压低且响应时间快的浪涌保护器。
  3. 与避雷器配合使用

    • 避雷器位于高压侧,浪涌保护器位于低压侧。二者需协调工作,避免单点保护或保护失效。
    • 避雷器通流容量较大(>20kA),浪涌保护器在后续补充防护。
  4. 线路分布与保护协调

    • 如果线路较长或存在振荡过电压,需在不同位置增加浪涌保护器分级保护,并确保相邻级别保护器的通流容量逐级递减。
    • 行波原理要求相邻保护器之间的距离大于10米,尽量减少能量反射和干扰。


浪涌保护器和避雷器的区别总结

  1. 功能

    • 避雷器:主要防止高压侧雷电过电压,保护输配电设备。
    • 浪涌保护器:防止低压侧雷击、操作过电压,保护终端设备。
  2. 通流容量

    • 避雷器通流容量更大,通常在20kA~100kA以上(8/20μs)。
    • 浪涌保护器通流容量较小,适合低压终端精细保护。
  3. 响应速度

    • 浪涌保护器通常比避雷器响应速度更快,适合对电子设备进行保护。
  4. 应用场景

    • 避雷器:高压输电系统、变电站等一次设备。
    • 浪涌保护器:低压配电、机房、通信信号系统等。


浪涌保护器的选型建议

  1. 保护级别明确: 根据系统设计确定是用于一级、二级还是三级保护,选择合适的通流容量和残压等级。
  2. 参考规范: 遵循IEC 61643等国际标准进行选型,确保性能满足要求。
  3. 结合实际应用: 在高雷击风险地区或重要场所,应优先选择通流容量较大的浪涌保护器,并适当提高防护等级。

通过科学选型和合理配置浪涌保护器,能够显著提高低压供电系统和终端设备的雷电防护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