浪涌保护器的结构和工作原理

发布时间:

浪涌保护器(SPD)的结构和作用可以通过以下内容更详细地理解:


1. 浪涌保护器的结构

浪涌保护器的核心元件是非线性元件,根据所用元件的不同,可以分为两种主要类型:

(1)开关型浪涌保护器

  • 非线性元件:气体放电管(GDT)。
  • 工作原理
    在正常电压下,气体放电管呈现高阻状态(相当于断路)。当浪涌电压达到一定的触发电压时,气体被击穿,放电管的电阻迅速降低到几欧姆甚至更低,形成一个导电通路,将浪涌电流泄放到地。
  • 特点
    • 动作电压较高,适合用于一级防护。
    • 具有较大的通流能力,耐雷击能力强。

(2)限压型浪涌保护器

  • 非线性元件:金属氧化物压敏电阻(MOV)。
  • 工作原理
    在正常电压下,MOV的阻值非常高(兆欧级别)。当电压超过其阈值时,MOV的电阻值迅速下降到很低,通过分流作用将过高的电压限制在安全范围内。
  • 特点
    • 响应速度快,适合二级或末端三级防护。
    • 能够较好地吸收过电压能量,保护设备免受浪涌影响。


2. 浪涌保护器的作用

(1)泄流作用

  • 原理
    当电力系统因雷击或其他原因产生浪涌电流时,浪涌保护器的阻值迅速下降,形成低阻通道。浪涌电流通过浪涌保护器泄放到大地,而不是流入设备中,从而保护设备免受高电流的冲击。

(2)限压作用

  • 工作原理
    浪涌保护器会在系统两端限制过高的电压。当浪涌电压超出设备承受范围时,SPD会将电压降低到安全范围,避免电气设备因高电压损坏。

(3)双重保护原理

  • 浪涌保护器与设备是并联关系
    • 在正常工作电压下,浪涌保护器相当于开路,对系统无影响。
    • 在浪涌发生时,浪涌保护器导通,将浪涌能量引入大地,降低线路两端的电压,保护电气设备免受损害。


3. 浪涌保护器的分类与应用

按防护级别分:

  • 一级防护
    • 主要用于总配电柜处,防止直接雷击和大电流浪涌。
    • 通常为 开关型 浪涌保护器,具备较强的泄流能力。
  • 二级防护
    • 安装于分配电箱,用于防止感应雷或浪涌电压。
    • 多采用 限压型 浪涌保护器,兼具泄流和限压功能。
  • 三级防护
    • 用于终端设备前(如仪器、电脑等),对残余浪涌电压进行精细保护。
    • 常采用 限压型 或组合型浪涌保护器。

按应用场景分:


4. 浪涌保护器的工作示意

在实际工作中,当电网正常运行时,浪涌保护器几乎不起作用;一旦浪涌电压或电流出现:

  1. 浪涌保护器导通,将浪涌能量快速泄放到地;
  2. 同时,限制电路两端电压在设备可承受的安全范围内;
  3. 浪涌消失后,浪涌保护器恢复到高阻状态,不影响设备的正常运行。


浪涌保护器通过泄流和限压两种方式保护电气设备,其设计特点决定了其在不同场景中的适用性:

  • 开关型注重泄流,适合一级防护;
  • 限压型注重限压,适合二级和三级防护。

定期检查浪涌保护器的状态是保证设备安全运行的重要环节,尤其在雷雨多发地区或浪涌频繁的工业环境中尤为重要。